阿霞的故事 16:第一個小孩
看之前的點>> #_阿霞的故事
阿霞懷孕初期孕吐得很嚴重,
一直到懷胎3個月後食慾才恢復正常,甚至每餐可以吃到兩人份,
懷孕滿6個月後,已經可以從肚子表面看到胎兒的動靜,
孕期的每個階段都讓阿霞感到不可思議。
整個懷孕的過程中,阿霞在家的生活還是照舊,
做著和懷孕前同等分量的家事,因此還沒有要成為媽媽的實感。
預產期在6月初,
但一直到了6月13日,阿霞的肚子還是沒什麼動靜,
兩天後就是端午節了,
這陣子的天氣總是下著毛毛細雨,空氣濕濕悶悶的。
今年張媽媽說要教她包粽子,
也已經在幾天前就張羅好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,包括蝦米、香菇、糯米、竹葉等,
準備隔天和阿霞一起包。
到了隔天6/14,這天是星期日,
阿霞一醒來就覺得肚子有點痛,
觀察了一陣子,陣痛的間隔時間越來越短,而且也越來越痛。
阿霞告訴老張她的狀況,推測可能是要生了。
民國42年的高雄雖然已經有醫院,但生產時普遍都還是請產婆來家裡接生,
老張家也不例外,趕緊請預定好的產婆過來一趟,
產婆聽到後匆匆忙忙地趕來了,是一位近50歲的女人,
人很親切,提著一小盒醫護箱來到家裡,
產婆觸診完告訴他們:「這個差不多下午3點生。」,接著就先離開了,
這時候大約是早上9點半。
當時的產婆不會只負責一位孕婦,且接生完還是要每天去幫接生完的嬰兒洗澡,
直到臍帶掉下來才算一個案子的結束,所以她一天跑好幾個地方也是有可能的。
阿霞一想到陣痛要痛到下午3點就快瘋了,
一下站一下躺的,痛到不斷捶棉被,
她從來沒有感受過這麼劇烈的疼痛,而且疼痛感還在逐漸攀升,
老張不知道該如何是好,只能在旁翻閱懷孕的相關書籍,
老張:「你躺著!書上寫躺著比較好。」。
阿霞:「可是我羊水破了,要起來換褲子。」。
阿霞邊忍著疼痛邊拿著褲子到樓下洗,洗完再拿去樓上曬,
她不知道羊水會持續地流,換了新的褲子又很快的濕掉,
瞎忙了好幾回才放棄。
張媽媽聽到要生了的消息後就開始做產房的佈置,
先將一大片紙鋪在接生的床上,
紙上再疊著衛生紙,到時生完可以一起丟掉。
接著拿出幾件不要的舊衣,剪一剪做成尿布,
最後再將破舊的被單做成要拿來包覆新生兒的背帶。
產房預定在二樓的房間,但二樓沒有水,
四妹阿柳負責將一桶一桶的水從一樓提上去房間的水盆裡,
當作嬰兒出生後的臨時澡盆。
一家人忙碌了一陣,終於完成所有生產的準備,剩下的就是等待了。
這之間阿霞已經把家裡能捶的東西都捶過一遍了,
終於,家裡的時鐘響了三聲,而產婆也準時抵達了。
因為房間不大,生產時產房只有產婆與阿霞兩人,
產婆:「用力!用力!」,
阿霞拼命地用力,身體的疼痛也到了一個高峰,
產婆:「再用力點!看到頭了!」。
過程持續了約30分鐘,
房間內才終於傳出嬰兒的哭啼聲。
那時候還沒有任何超音波儀器能做檢測,
所以小孩都是出生後才知道性別。
產婆:「哇,是個男生!」。
產婆替嬰兒洗好澡,用事先準備好的布包著給阿霞,
阿霞看到兒子健康的樣子,也忘記剛才的痛苦,開心的笑了出來。
阿霞對著老張說:「生一個就好,真的太痛了,我再也不想生小孩了。」,
老張:「好。」。
4個月後,阿霞覺得兒子越長越可愛,
也是阿霞:「小孩真的好可愛喔,再生一個好了。」。
續。